不能以国情为借口反对民·主的实行
——历史的先声③
民·主即科学
当清朝晚年,最初有人提倡洋务运动,主张学外国人造枪炮、办工厂的时候,曾遭受一种激烈的反对。反对者并不能否认外国的确靠了枪炮机器而比中国强,但他们说这一套都是外国人的东西,决不适用于中国。提倡洋务运动很坚决的薛福成在当时就曾如此说过:
或曰:以堂堂中国而效法西人,不且用夷变夏乎?是不然。夫衣冠语言、风俗,中外所异也;假造化之灵,利民生之用,中外所同也。
这个道理。到了现在看来,自然更谁也不能发生疑问的了。
原来,科学为求真理,而真理是不分国界的。只能有在某国发展起来的科学,却没有只适用于某国的科学。外国的水是氢二氧一,中国的水也还是氢二氧一;外国的大炮是那样造成的,中国的大炮也同样是那样造成的;外国在“声光化电”之学上已经研究出了许多道理,这些道理移到中国来也还是有用——既然外国已经先发展了这些科学,而中国还没有,那就没有办法,只好“用夷变夏”一下,从头学起来。
现在固然再也没有顽固派用国情特殊,来反对科学——自然科学的真理了。只有在社会现象上,顽固派还在用八十年前顽固派用过的方法来反对真理。曾听见有一位乡下老先生说:中国人坐汽车会发晕,这就证明汽车只是外国人的玩意。现在却有些已学会了坐汽车的先生们说:中国人民倘过民·主自由的生活,就会出乱子,所以民·主只是适用于外国,不合国国情,岂不是同样荒谬么?
民·主制度比不民·主制度更好,这和机器工业比手工业生产更好一样,在外国如此,在中国也如此。而且也只能有在某国发展起来的民·主,却没有只适用于某国的民·主。有人说:中国虽然要民·主,但中国的民·主有点特别,是不给人民以自由的。这种说法的荒谬,也和说太阳历只适用外国、中国人只能用阴历一样。
所以,卜凯教授说得好:“民·主方式即为科学方式,科学理论不分国界,对任何人皆可适用。”孙哲生先生也说:“中国不能与世界分离,我们要与世界各国图共存,必须适应世界环境与潮流。”
——《新华日报》1944年5月17日
目前再来公然反对民·主政治,似乎是不可能了。目前再来企图根本否认民·主政治对于抗战的重要,似乎是不可能了。于是反民·主政治论者就来一套新的法宝。他们说,民·主政治是好的,但是我们的国民不好,不能实行。他们说,我国人民素来缺少教育和自治的训练,如果贸然实行,就要产生不好的结果。所以现在实现民·主政治是不可能的。
他们以为中国实现民·主政治,不是今天的事,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,他们希望中国人民知识与教育程度提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·主国家那样,再来实现民·主政治。他们好象忘记了中国今天是处在艰苦的抗战中,忘记了中国今天来实现民·主政治,不仅是历史发展普通的一般的要求,而且是抗战特殊的迫不容缓的要求。
至于民众教育程度和自治能力的培养,这自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。但要知道,民众的参加抗战动员,民众自身的民·主生活,是他们受到训练和教育的最好、最迅速的方式。正是在民·主制度之下更容易教育和训练民众。在这种方式下,群众可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,把他们自身的教育和抗战事业,同时推向前进。
中国正开始向着民·主政治的道路前进,这是抗战的需要。在这方面,我们的成绩虽还不大,但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之下必能更加进步。今后的努力方针在于:第一,加强民·意机关的发展,把现在的国民参政会和各省正筹备中的参议会,逐渐变为真正代表人民的机关;第二,切实执行抗战建国纲领所规定的“于抗战期间不违反三民·主义最高原则及法令范围内,对于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予以合法之充分保障”。这是提高民众教育程度和自治能力的有效方法,也是实现民·主政治,加强民众动员争取抗战建国最后胜利的重要任务。
——摘自《新华日报》1939年2月25日社论
评论